|
|
离子注入半导体的辐照损伤 |
孙慧龄, 冶宏振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
摘要 光束、电子束、离子束等新型微细加工技术,使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加工尺度提高到了亚微米甚至更高的水平.作为离子束加工的一个分支,把离子注入技术应用到半导体器件的掺杂工艺,是优于常规热扩散掺杂法的一种新工艺.它是用高能杂质离子强行入射到半导体晶片中,所以掺杂过程就伴有晶格损伤的产生.这些损伤直接影响半导体器件的电性能,因此人们对损伤的产生、观测及其消除情况颇为关心.目前,国际上对这一课题的研?...
|
|
出版日期: 1985-08-20
|
[1] |
郭进利, 祝昕昀. 超网络中标度律的涌现[J]. 物理学报, 2014, 63(9): 90207-090207. |
[2] |
彭海霞, 赵海, 李大舟, 林川. 基于动态最小生成树路由协议的数据聚融算法[J]. 物理学报, 2014, 63(9): 90206-090206. |
[3] |
殷春浩, 李佩欣, 侯磊田, 徐振坤, 吴彩平, 李少波. 基于电子顺磁共振的ZnTPP激发态及其TEMPO各向异性的研究[J]. 物理学报, 2014, 63(9): 97201-097201. |
[4] |
刘浩然, 尹文晓, 董明如, 刘彬. 一种强容侵能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无标度拓扑模型研究[J]. 物理学报, 2014, 63(9): 90503-090503. |
[5] |
侯公羽, 梁荣, 孙磊, 刘琳, 龚砚芬. 基于多变量混沌时间序列的煤矿斜井TBM施工动态风险预测[J]. 物理学报, 2014, 63(9): 90505-090505. |
[6] |
高启, 张传飞, 周林, 李正宏, 吴泽清, 雷雨, 章春来, 祖小涛. Z箍缩Al等离子体X辐射谱线的分离及电子温度的提取[J]. 物理学报, 2014, 63(9): 95201-095201. |
[7] |
朱霖河, 赵洪涌. 时滞惯性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和分岔控制[J]. 物理学报, 2014, 63(9): 90203-090203. |
[8] |
吴凤娟, 周维民, 单连强, 李芳, 刘东晓, 张智猛, 李博原, 毕碧, 伍波, 王为武, 张锋, 谷渝秋, 张保汉. 强激光与锥型结构靶相互作用准直电子束粒子模拟研究[J]. 物理学报, 2014, 63(9): 94101-094101. |
[9] |
徐晖, 田晓波, 步凯, 李清江. 温度改变对钛氧化物忆阻器导电特性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14, 63(9): 98402-098402. |
[10] |
谭毅, 李新阳. 光束相干合成中填充因子对远场光强分布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14, 63(9): 94202-094202. |
[11] |
易煦农, 李瑛, 刘亚超, 凌晓辉, 张志友, 罗海陆. 基于Metasurface的柱矢量光束的产生[J]. 物理学报, 2014, 63(9): 94203-094203. |
[12] |
张鑫, 李志全, 童凯. 一种带有U形波导的交叉信道单微环电光开关[J]. 物理学报, 2014, 63(9): 94207-094207. |
[13] |
袁忠才, 时家明. 高功率微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理论和数值研究[J]. 物理学报, 2014, 63(9): 95202-095202. |
[14] |
高勋, 杜闯, 李丞, 刘潞, 宋超, 郝作强, 林景全. 基于飞秒激光等离子体丝诱导击穿光谱探测土壤重金属Cr元素含量[J]. 物理学报, 2014, 63(9): 95203-095203. |
[15] |
李泽龙, 钟哲强, 张彬. 基于互补型偏振控制板的多光束叠加特性研究[J]. 物理学报, 2014, 63(9): 95204-09520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