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项玉, 何琼毅, 龚旗煌. 爱因斯坦的“幽灵”超距作用实现多方量子安全通信网[J]. 物理, 2015, 44(05): 311-314. DOI: 10.7693/wl20150505
引用本文: 项玉, 何琼毅, 龚旗煌. 爱因斯坦的“幽灵”超距作用实现多方量子安全通信网[J]. 物理, 2015, 44(05): 311-314. DOI: 10.7693/wl20150505

爱因斯坦的“幽灵”超距作用实现多方量子安全通信网

  • 摘要: 量子力学理论可以完美地描述自然界中最小的物理体系,比如原子和光子。正如1935年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在他们著名的Einstein—Podolsky—Rosen(EPR)佯谬中提出的,量子力学具有令人惊讶的特性:处于位置和动量理想关联量子态的一对粒子,一定时刻后在空间上完全分离,对其中一个粒子测量会瞬间影响相隔遥远的另一个粒子的性质,这被爱因斯坦称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同年,薛定谔提出了量子纠缠的概念,即处于量子纠缠的复合系统,其态矢量不能表示为各个粒子的态矢量的张量积形式(通常称为量子态不可分特性)。作为量子体系显著区别于经典体系的特征,量子纠缠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是量子密码、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量子信息处理的重要资源,对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科技界激烈竞争的焦点。与一般的量子纠缠相比,EPR佯谬中描述的量子关联,除了具有不可分性,还具有非定域性,即:Alice 对处于EPR态的A粒子某个观测量的测量,可以引导距离遥远且与之纠缠的B 粒子量子态到她所选择的观测量的本征态,从而可以较为精确地预言Bob 对B粒子的观测结果。这种关联现象最近被称为EPR 量子引导纠缠(EPR steering entanglement)。最新的研究表明,这种特殊的量子纠缠可以由三方或多方共享,用来作为安全通信加密所需的量子密钥,这意味着多方量子秘密通信成为可能。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