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中搜寻外星文明的技术印迹
邓舒夏,苟利军 编译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Scanning the cosmos for signs of technology
David Appell
摘要 1802年,年轻的德国数学家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提出了一种让未来火星人知道我们地球人类存在的方法:在西伯利亚森林中开垦一大片土地,种上小麦,然后创造出一种类似毕达哥拉斯定理(译者注:即勾股定理)的图案。大约80年后,Lowell Observatory天文台的创始人,天文学家Percival Lowell支持在火星上发现了运河的观点,他建议在撒哈拉沙漠挖掘我们自己的运河,在运河里装满石油并点燃它们,从而吸引火星居民的注意。
[1]
葛墨林. 杨振宁先生的物理成就 [J]. 物理, 2021, 50(9): 598-609.
[2]
厚宇德. 杨振宁谈科学家与政治以及科学与哲学——2016年5月6日杨振宁访谈 [J]. 物理, 2021, 50(9): 610-618.
[3]
朱星 编译. 表面张力导致软物质表面皱痕 [J]. 物理, 2021, 50(9): 632-632.
[4]
陈征,张玉峰,魏红祥,郑永和. “看似纷繁,内藏关联”的物理概念 [J]. 物理, 2021, 50(9): 643-645.
[5]
刘海广. 用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拍摄分子电影 [J]. 物理, 2021, 50(9): 620-629.
[6]
. 百岁人生永留痕 [J]. 物理, 2021, 50(9): 584-587.
[7]
弗里曼·戴森 著,杨振玉,范世藩 译. 保守的革命者 [J]. 物理, 2021, 50(9): 595-597.
[8]
吴詠时. 杨—米尔斯规范原理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庆贺杨振宁先生百岁华诞 [J]. 物理, 2021, 50(9): 588-594.
[9]
李碧莹 编译.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启动建设 [J]. 物理, 2021, 50(9): 630-630.
[10]
谢云龙 编译. 从不可能中学习 [J]. 物理, 2021, 50(9): 631-631.
[11]
周书华 编译. 防风墙可提高风电场的功率 [J]. 物理, 2021, 50(9): 633-633.
[12]
林志忠. 对垒半世纪:颗粒跃迁导电vs变程跃迁导电 [J]. 物理, 2021, 50(9): 634-638.
[13]
张广铭,朱国毅. 凝聚态物理学的新篇章——超越朗道范式的拓扑量子物态 [J]. 物理, 2021, 50(9): 569-582.
[14]
姬扬. 介子早就不叫“重电子”了 [J]. 物理, 2021, 50(9): 639-641.
[15]
张殿琳,宋小会. 一种音色“可设计”的二胡 [J]. 物理, 2021, 50(8): 55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