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物理学认识路径的构建 |
张玉峰1,陈征2,†,魏红祥3,姚建欣4 |
(1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36)
(2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 北京 100044)
(3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190)
(4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 北京 100875) |
|
|
摘要 物理学认识路径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物理学认识路径是从物理学视角对现象情境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过程中所使用的系统化思维模式。物理学认识路径模型是主要由问题表征、认识对象、认识角度、认识方式四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的系统。以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初步检验了物理学认识路径的合理性。
|
|
|
[1] |
葛墨林. 杨振宁先生的物理成就[J]. 物理, 2021, 50(9): 598-609. |
[2] |
厚宇德. 杨振宁谈科学家与政治以及科学与哲学——2016年5月6日杨振宁访谈[J]. 物理, 2021, 50(9): 610-618. |
[3] |
朱星 编译. 表面张力导致软物质表面皱痕[J]. 物理, 2021, 50(9): 632-632. |
[4] |
陈征,张玉峰,魏红祥,郑永和. “看似纷繁,内藏关联”的物理概念[J]. 物理, 2021, 50(9): 643-645. |
[5] |
刘海广. 用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拍摄分子电影[J]. 物理, 2021, 50(9): 620-629. |
[6] |
. 百岁人生永留痕[J]. 物理, 2021, 50(9): 584-587. |
[7] |
弗里曼·戴森 著,杨振玉,范世藩 译. 保守的革命者[J]. 物理, 2021, 50(9): 595-597. |
[8] |
吴詠时. 杨—米尔斯规范原理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庆贺杨振宁先生百岁华诞[J]. 物理, 2021, 50(9): 588-594. |
[9] |
李碧莹 编译.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启动建设[J]. 物理, 2021, 50(9): 630-630. |
[10] |
谢云龙 编译. 从不可能中学习[J]. 物理, 2021, 50(9): 631-631. |
[11] |
周书华 编译. 防风墙可提高风电场的功率[J]. 物理, 2021, 50(9): 633-633. |
[12] |
林志忠. 对垒半世纪:颗粒跃迁导电vs变程跃迁导电[J]. 物理, 2021, 50(9): 634-638. |
[13] |
张广铭,朱国毅. 凝聚态物理学的新篇章——超越朗道范式的拓扑量子物态[J]. 物理, 2021, 50(9): 569-582. |
[14] |
姬扬. 介子早就不叫“重电子”了[J]. 物理, 2021, 50(9): 639-641. |
[15] |
张殿琳,宋小会. 一种音色“可设计”的二胡[J]. 物理, 2021, 50(8): 555-558. |
| | | |